三秩盛夏重逢时,夏荷映日谊如初。6月29日,成都大学93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校友毕业30周年齐聚校友之家,重温青春记忆,共话同窗情谊。成都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、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彭晓琳出席此次活动。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杨阳,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陈小平、党委书记黄进、教师代表许强、胡松等参加此次活动。
彭晓琳代表学校向校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,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校园环境等方面取得的跨越式发展,学校综合排名不断提升。她说到,成大学子在全省、全国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,竞赛成绩呈稳步上升。在贡嘎杯专业组赛事中斩获头名,棍网球、飞盘等项目成绩亮眼,充分彰显学校创新发展优势。她强调,成大学子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校友们长期对学校的支持与关注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砥砺前行,也希望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,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。
教师代表许强从一张毕业照说起,深情回顾起与学生们在成大共度的青春岁月,那些课堂上的思维碰撞、校园里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眼前。他关切地询问大家如今的工作是否顺心、生活是否美满。随后,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学生们,在为事业拼搏奋斗的同时,一定要照顾好自己、保重身体。最后,他满含期待地表示,希望能与同学们在35周年、40周年乃至60周年时再度相聚,共叙往昔情谊。
杨阳向校友们详细讲解了校友之家,围绕空间布局规划及文化展示墙设计等方面,分享了设计理念与构思。杨阳说到,校友之家作为承载校友活动的线下文化阵地,我们努力将其打造的充满温情、环境宜人,让校友找到心灵归属的空间,让校友们在此感受家的温暖与母校的关怀 。她表示,校友办也将继续做好校友服务、校友返校等工作,为校友们带来更好的体验。
陈小平说到,纵然今日风雨交加,也阻挡不了校友们返回母校的热情。他回顾了学院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到现在专业门类齐全、人才辈出的发展历程,详细介绍了学院当前完善的师资架构、人才培养体系、丰硕的科研成果及未来规划。陈小平表示:“不管校友们离开学校有多久,距离有多远,成都大学永远承载着大家的青春,永远是每位校友温暖的港湾!”
校友们畅谈,分享毕业后的奋斗历程与人生感悟。校友潘敏代表班级感恩母校培育、恩师教导,感谢母校、老师支持此次班级返校活动。他说正是母校的“自爱 自修 自尊 自强”校训精神,让班上同学带着这份初心在事业发展上越来越好,希望未来与母校保持更为密切的互动交流,在科学研究、慈善事业能够有更多合作、突破。他和同学们一起祝福成都大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、学院专业建设再创新高、老师们健康顺遂。
驻足校友林,校友们共同认养一棵樱花树。这棵象征着深厚情谊的树木,不仅饱含了校友们对母校的赤子之心,更将成为连接校友与母校的纽带。校友们在此齐声喊出口号:时光不老,我们不散!定格这难忘的重聚时刻。
返校期间,校友们参观东盟艺术学院-传统工艺研究院、大运村宿舍、图书馆等,学校优越的硬件条件、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焕然一新的面貌,让校友们切身感受到母校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,赞叹不已。
校友们到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,陈小平对校友们长期以来对学校和学院的关心支持再次表示感谢。在“职工小家”,校友们深入了解了学院在学科竞赛、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。临别之际,师生们在建工楼大厅合影,大家精神振奋,齐声高呼“建工建工,必定成功”铿锵有力的口号,饱含着对学院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期许。
此次返校活动,不仅是一次深情的相聚,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。校友们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心系母校、支持母校,为母校的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成都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、校友事务服务中心将继续做好校友服务工作,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,与广大校友携手同行,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