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小雪校友接受母校学生记者采访
生活中的雷小雪
生活中的雷小雪
采访中的雷小雪
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主持人雷小雪
东方卫视主播雷小雪
金话筒奖得主雷小雪
编者按:她是沉稳大气的新闻主播,是雪粉们喜欢的邻家女孩,更是一个爱岗敬业、踏踏实实的新闻工作者。大学毕业后能成为一名新闻人,能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中工作,她觉得自己很幸运。从记者到主持人,她说自己学到了很多,包括做新闻、包括做人。不管遇到任何困难,她始终坚信:人生的旅途上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??那就是放弃的路;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??那就是成长的路。
从抗灾一线到城市改造,从乡村教育到百姓的生活点滴,做记者的三年中,雷小雪的新闻报道多次荣获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奖,这在年轻记者中尚属少见。正是三年的记者经历为她打下了扎实的新闻功底。2004年起开始担任《新闻现场》主持人,从录播到直播,从时常半小时到现在每天110分钟的直播,那个青涩的小女孩逐渐蜕变为如今端庄智慧的新闻主播。
在08年5月12日当天下午,地震刚发生一个多小时之后,她就坐在了摇摇欲坠的直播间里,开启了中国第一个汶川地震电视直播。由于当天很多市民在室外避震,这段直播很多观众并没有看到,而当中国播音主持界的专家们看到这段视频时,他们都被深深震撼了。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,这个八零后的女孩,竟然镇定地坐在了18楼的直播间里,在毫无预案、没有稿子,没有补充资料的情况下,直播了近四个小时,她沉着地传递信息、稳定人心,从应急常识说到了全球变暖。这一刹那,迸发出的是一名新闻主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专业的新闻素养,这一期节目也为她赢得了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??金话筒奖。
生活中,她却是一个很简单的人,没有架子,没有过多的修饰,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名人,她喜欢称自己是一名新闻工作者。每天110分钟的直播中,她不仅是在播报新闻,更是以自己的专业、敬业,真诚与敏捷,为观众烹饪一道道可口的新闻大餐。
大学时光,永远是最美好的记忆。
都说金牛座的人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,却也是很怀旧的人,这点非常符合我的个性。闲暇的时候,经常回忆起在成大生活、学习的场景,那四年,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记忆和财富。不会忘记军训时浸透汗水的迷彩,不会忘记篮球场声嘶力竭的呐喊,不会忘记联欢会上张灯结彩的喜庆,不会忘记食堂内蜂拥而上的拥挤……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,和好友一起坐在草坪上晒太阳,沿着熟悉的林荫道散步,或者在某个周末的早晨,去图书馆温习一上午的功课,都是十分舒心惬意的事情,现在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。成大,留下了我太多的喜怒与哀乐,欢笑与泪水,梦想与激情。
我的学生时代很丰富,一进大学就参加了许多社团,在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是一直坚持下来的,经常做一些募捐、宣传活动,比如去福利院看望孤儿,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等,让我体会到慈善的意义。同时我也是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,参加校园歌手大赛,从当选手,后来当到评委,其中学会了很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。
学生时代的经历对我日后的工作影响非常大。最大的影响是社会实践的增多,这也符合成都大学培养学生的宗旨,让大学与社会接轨。我在校团委的时候,经常与校内校外打交道,这就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舞台。还去过汶川漩口中学参加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所以08年当我再次看到漩口中学时,能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说出一段脱口秀,毕竟我亲身经历过。
在各项活动中磨练自己,让我的表现力、思维力都有很大提升,这对于我后来从事新闻行业,比同龄人要更易上手些。我们成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跟其他学校相比,有个优点,我们是实实在在从新闻基本功练起,这才是真正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。
大学期间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老师,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,得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爱戴。当时中文系的夏中易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他是我们的文学老师,还教过我们表演方面的知识,他的声音非常特别,圆润、饱满,讲起课来声情并茂、极富感染力。还有成都台的主持人谢茵,教过我们普通话,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启蒙老师。
当然大学期间也有遗憾,就是没有将英语学好,如果我英语好的话,我可以做一些英语访谈、看英语电影,可以直接看《财富》、《纽约时报》,可以知道世界上更多的新鲜事物。
时光荏苒,四年一晃而过,但它只能带走夏花一样绚烂的青春,却驱不散留在记忆深处那漫山遍野的芬芳。离开,是另一个开始。
一个优秀的主持人,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,其次是要会做人,第三才是会做主持人。
大学毕业了,接着迎来的便是工作,我的从业经历很简单,从成都大学毕业就直接去了《新闻现场》栏目,到现在都已经快十年了。去过灾区、农村,参与过两会报道,策划主持过《全球首次圈养大熊猫迁徙》、《托起明天的太阳??援助贫困学子活动》、《彩虹行动??抗洪赈灾大型公益行动》等大型活动,针对“二次碾压”、“未婚妈妈弃子”、“铁路春运不涨价”等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,进行过深入讨论和访谈。我是一个会跟自己较劲的人,工作的时候特别卖力、投入,为了把一条新闻做到完美就算熬几夜都无所谓。
在电视台,我首先是做了三年记者。记得有一次,我去报道一所孤岛小学,那是一所乡村学校,被暴雨冲毁了。被我们报道后,加上社会的关注,学校重新修建起来,孩子们才有机会重新上学。这件事我们一直跟踪报道了两年多,后来遇上农村教育体制改革,学校还在那里,却没有孩子去那里上学了。作为一个新闻人,这时候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有限,并不是理所当然地就能够去改变什么。但是媒体有自己一定的力量,至少可以传递爱、温暖和感动,至少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引导光明,我希望自己尽量多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。
这三年的记者工作让我在采访技巧、对新闻的感悟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。必须得有做记者的这段经历,才能够有“接地气”的基础,就是要了解社会百态、各个阶层的情况,以及现在中国的国情是什么、中国的社会矛盾是什么、常见现象的本质是什么。“接地气”,才能培养自己的逻辑性和思维方式。
有了做记者时积累的经验,我凭自己努力,一步步做到了新闻主播。汶川地震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,让我对新闻意义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。地震发生时,我们在十八楼的演播室工作,那时还不知道是地震,甚至说完全不了解实情,但是我知道一定是一个突发紧急的情况。跟着大家往楼下疏散时,我脑子里就在想如果能做节目的话,肯定是以这个突发新闻事件为主。一路上我都在想开场白应该怎么说,我既不能让观众感到害怕,又要更多地传递信息。
一个小时过后,我重新回到演播室坐上主播台,那时演播室的灯都被震坏了,只剩下一盏灯,还在不停地摇晃,是旁边两位工作人员扶着最后的一盏灯,这才开始了直播。当时没有文稿,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现场解说,从应急常识说到全球变暖,都是平时自己积累的知识。今天回想起来,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事情,如果说觉得我做的还可以,那只能说我的职业精神还可以,这些都是我该做的。
后来获得“金话筒”奖,这对我来说是个莫大的荣誉,很多人觉得我在地震时的表现很突出,但我觉得这都是我分内的事情。我一直强调职业精神,每一份工作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,都会遇到各种困难,这时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职业精神。5.12地震时,医生要发挥他的职业精神救死扶伤,武警战士要发挥他的职业精神抢救生命,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。
对于工作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,有些人将它理解为职业,有些人将它理解为谋生的手段,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自己的事业。主持人不是明星,应该是一个新闻工作者。就像前辈普利策所说,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海上的船,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?望者,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,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,及时发出警告。
一个优秀的主持人,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,其次是要会做人,第三才是会做主持人。做新闻节目的主持人,不是一味地去迎合观众,而是要说出大家想说的话,说出大家没想到的话。还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这就要求自己平时不断地去吸纳,去充电。不是将自己称之为苦行僧,而是你喜欢这一行,你就会发自内心去了解各方面的东西。
从做记者时的青涩稚嫩,到现在成为新闻主播,我觉得自己也改变了很多。就跟开车一样,越来越害怕。起初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觉得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把它完成就好。而现在自己的言行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言行,我代表的是一个媒体以及观众对我的期望。我不仅要说出观众想要说的话,还要想到观众没有想到的话,也既要发现问题,也要替问题的决策者想到出现问题的原因,到底哪些是我们可以将它做大的,哪些是我们应该正确引导的。
这个时候我不是一个单纯的主持人,我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我要考虑各方面的社会影响,所以会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。我对自己还有点惶恐,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,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完善,精益求精,对得起观众的期望,对得起领导的信任,对得起自己付出的努力。
媒体需要不断自我修整,最后趋于完善。
很多时候自然灾害不可避免,那么中国媒体应该如何表达天灾之恸呢?我觉得这个问题可大可小。说它大,是因为它是一个理论体系,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内的研究都还没有出来。我们现在也在观察日本地震后,政府公共危机和媒体的关系处理。鉴于我亲身参与过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,有一些切身的体会。我们的反应要够快,媒体要有应对重大事件的模板,媒体人需要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,这些都很重要。简单来说就是,媒体迅速、有效、科学、人性化地传递信息,并且帮助政府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,同时帮助观众表达情绪。
说到这里,我想到网上很多人对韩寒针对斥责中国政府言论的追捧,这些言论本身其实无可厚非,一个自信的国家和民族,一定是敢于去听批评的声音。从接受心理状态来分析,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民以真正大国民的心态去面对批评,哪怕批评来得蛮横不讲道理,哪怕它是空穴来风,我们都虚心接受,这就代表着进步。
发表这些批评性言论的时候,如果都说的非常理性明晰,而且逻辑跟语言上都不出偏颇,那是不可能的。就像现在的网民,针对一件事情,大多都会情绪过激化,大家跟风一起骂,可能把别人骂得狗血淋头。这个社会包罗万千,你要允许有些偏执的声音存在,但是你在甄别这些的时候,需要一个理性的态度。
我的态度就是这些都是自然规律,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,但是接纳的同时需要自己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对与错、是与非。对于这样的事情,我没有刻意把自己摆在白方阵营或是黑方阵营,要把这种绝对的二元观念打破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都一定是非黑即白,灰色东西很多。
媒体可以做很多事情,比如说利用媒体的力量关注弱势群体,传递大爱。地震那段时间,我多次采访过志愿者团队,对陈光标印象比较深刻,现在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。有时他确实是在做秀,甚至做秀的手段都不算特别高明,但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高调慈善,利用媒体的力量来推广慈善。我非常欣赏李连杰,以前他是一个在电影里没多少文化的打星,现在他做的壹基金这个慈善机构,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功。所以我说,首先得有人走出高调慈善这一步,才能为民间慈善打开一扇门,中国的公益事业才能从不成熟慢慢走向成熟,变得越来越规范化、普及化,与国际社会接轨。
在现如今的新闻行业里,也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,像假新闻、封口费等,还有一些高收视率低趣味的娱乐型节目,把它们放在一个时代背景下来看,我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。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,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,而且我们中国正处在一个变型期,介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,应该以正常的心态面对一切。
中国的电视传媒有几个方面不好做,第一,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,这是一个大的价值取向;第二,需要自己养活自己,也就是由观众的收视率决定广告收入进而养活自己。所以电视节目既要完成本职工作,同时还要走市场化的道路,这两方面同时兼顾是有一定难度的。在专业化、国际化的进程中,低俗恶俗现象的出现是自然发展的规律,正是由于这些情况存在,媒体自身才会不停地自我休整,到最后逐步完善。
用孩子的眼光,单纯地看事情、看世界。
可能我长有一张娃娃脸,生活中也比较随意简单,喜欢看电影、看书、练瑜伽、旅游,大家就觉得我是个邻家女孩吧。我也很喜欢别人叫我小雪姐,如果说亲近感是我的主持风格的话,这可能还是来自我内心对主持的理解。低调是因为我不太愿意参加过多的商业活动,也不喜欢将自己当做商品来宣传或者推广。我认为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,不是明星,更不是娱乐新闻工作者。
实际上,除了自己的职业范畴之外,我觉得我的生活还是比较简单、平淡。时光飞逝,而自身的知识和阅历都尚浅,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孩子一样。白岩松说过,主持圈是一个名利场、绞肉机,关键看自己怎么处理。“像孩子一样生活”,就是希望自己用孩子的眼光,单纯地看事情、看世界。我希望自己的生活状态是:Work hard and Play hard,工作的时候就认真工作,休息的时候就完全放松,用成都话说就是:甩开了耍。
对于未来的目标,我希望自己多做些有品质的节目。有品质的节目不一定是在时间上取胜,可能一个星期只有一期,但观众看了我这一期节目后就像喝了一杯美妙热饮一样,身心舒畅、回味无穷。
最后对于那些想进入传媒界得同学们我想说,做主持人,做新闻一定得有别于做表演。像汪涵、何炅这类主持人,虽然有表演的成分,但表演只是他们的一张皮,他们能够在娱乐主持行业走那么远,没有内涵是达不到的。所以我们的同学要理解我们不是在学表演,表演只是主持人的手段,不是他的本质。
在校期间,一定要多吸收专业知识,多看书,拓宽视野,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。学习之余可以多看些经典的电影,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是一部好的人文史。
采访后记:
采访之前搜集了很多雷小雪的资料,要出发的时候心里突然有点忐忑,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视觉与这位观众熟知的美女主播对话,她会不会觉得我的问题很幼稚?会跟我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吗?但这些疑问,在见到她的那一刻,统统烟消云散了。
成都浣花溪公园,一处很幽静的茶楼,她比我们来得早,坐在那儿喝柠檬茶。浅蓝色上衣,简单的马尾辫,淡淡的妆容,看起来就是一位单纯随和的邻家姐姐。我们把带来的成都大学纪念册、文新学院院刊赠送给她,一边翻阅杂志,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在校时候的趣事儿,还有成大现在的发展,她时而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,时而爽朗大笑。根本看不出她已经工作十年了,倒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有点青涩,有点可爱。但开始采访的时候,她那犀利精辟的言辞,让你真正意识到她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,她在举重若轻中对观众履行着这样的承诺:我要说的,就是你想听的。
小雪微博的签名是“像孩子一样生活”,她说自己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,工作的时候,对自己要求很严格,甚至是苛刻,导播都说可以通过了,她还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完美,为了一条新闻可以加班到深夜。而生活中,她就是个小女生,喜欢白色、粉色,喜欢看电影、听音乐,想有一天能周游世界。在我们要求跟她单独合影时,她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,还顺应我们的意思摆出各种姿势。看着我们几个学生,她顽皮地说:“你看你们现在多幸福,我们那时候也没有老师带我们出来玩。”
喜欢小雪的观众成立了粉丝团,叫雪粉,他们说喜欢小雪不仅是因为她的外表靓丽、风格清新,更重要的是,这些年在她身上体现出的踏实、执着、敬业,以及平淡为人的品格。不少年轻的观众说,已经把小雪当成了励志的偶像、奋斗的榜样。的确,从业十年,小雪几乎在每一个节假日坚守岗位,每一年的大年三十她都因为坚持直播不能回家过年。和她共事过的人都知道,她一旦投入工作,比谁都认真,比谁都要求严格。这个看起来娇小的女孩,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,坚持不懈的充电学习,成就了事业上一次又一次的攀登。
(文/李菁菁 图/冯茂根 录音稿整理/冯茂根)